白裤瑶的故事是一个直接从原始社会跨入现代社会的民族。之前,他们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祖辈隐藏在大山深处,就连他们的服装都是自种,自纺,自织,自缝,自绘,然后自己蜡染和针绣而成。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自己婚丧喜庆的风俗习惯,他们的禾仓、住房等建筑独具一格,他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董蒙就是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白裤瑶聚居地。
从荔波县城往南,穿过三十余公里的水泥路,就到了瑶山古镇。这是一个成熟的瑶山文化展示点。各种瑶族文化元素,都能在这里找到体现。因为太完美,我们穿过古镇,继续往山里走,就到了董蒙。
进入董蒙,首先就是村头那一面牛头铜鼓。瑶族的铜鼓早就纳入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铜鼓是白裤瑶最神圣的时刻。据统计,三万多白裤瑶人,居然留存有三百多面铜鼓。
村里人说,你们来得不是时候,只有每年秋后的农闲时节,或逢老人过世,或祭祀或欢庆时才打铜鼓。
在董蒙村的广场上,我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传说中男人的白裤子和女人的白裙子。
村委会的何主任介绍说:这些衣裤如今只有上了些年纪的人才穿。白裤子不耐脏,也不好洗,年轻人很少穿。这些白裤子上普遍都绣着红黄的图案。
问起缘由,一个中年汉子指着裤子说:这些红条子,都是有来历的------
原来,白裤子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统领瑶王率领族人反抗入侵,捍卫家园。五条红线就是当年瑶王受伤倒地、满手鲜血、支撑膝盖、奋力站起,继续保卫家园留下的五条血指印。
而白裤瑶妇女无论年长年幼,都有一条白底上带着蓝红色带的百褶裙,裙子色彩斑斓、艳丽。裙脚上手工绣着各类图案,长及膝盖。在县里买一条同样的裙子,不过几十块钱,而她们做这样一条裙子,要从织布,到蜡染,刺绣,缝制,一道道工序复杂而繁琐。
白裤瑶女人的上衣就是两片分离的布片。一举一动,春光毕现。但那都是过去了。现在,她们在民族服饰里都套上了一件衬衣。
至于服装上的图案,一个年老的妇女指着一道曲曲弯弯的绣线说:这像不像蜘蛛?原来里面也有一个故事。
有一次白裤瑶族人因战事逃亡入山,躲进悬崖边的一个岩洞里,刚藏好,几只蜘蛛就在洞口织起了网,等到追兵赶到,只看到横七竖八的蜘蛛网布满了整个洞口。追兵们别处而去。族人转危为安。为了感念蜘蛛,她们在裙子上绣上这些图案。
白裤瑶有一部血与泪写就的历史。在源远的时间长河中,他们辗转、迁徙,居无定所,一次次长途跋涉,一遍遍抵御外患。
在他们的白裤子上,刺下的是他们对命运的抗争和坚强,在她们的百折裙里,绣下的是铭记与感恩。他们将部落历史一件件都写进服饰里,让后人在传承中读出他们民族的悲怆和骁勇。
何主任说:逢有重大的节日,村里全都着盛装,全村一起对歌跳舞,打铜鼓,还有长席宴。老人去世,还要开牛,祭祀,等各种风俗。白裤瑶民族虽然偏居深山一隅,却是一个勤劳善良,乐观开朗的民族。
董蒙村的干栏建筑也别有特色。
土黄色的实木墙壁上支撑着藏青色的瓦片,古色古香,整个小村在绿树掩映下,有一种历经沧桑的厚重。白裤瑶还独创了一种储粮的粮仓。方形,锥顶,四根木柱高高支撑着。既防潮防水防鼠,又通风,安全。
早晨,小村雨雾蒙蒙,新时代的货郎开着摩托车过来了。在村里的广场上铺开摊子,卖的是自家养的猪肉。
下午,下田的,放牛的,都照常出工了。广场上只有几个孩童在玩耍。
山里的孩子皮实,这样的阴雨天我们穿着冲锋衣还冻得受不住,他们却是单衣单裤,在广场上奔跑嘻戏。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游乐场。
傍晚,村子安静下来,喧嚣了一天的春雨还在似有若无地淋漓。路灯亮了起来,远处山崖上的云雾缭绕着,越压越低,把小村缠绕得如幻如梦。
白裤瑶族是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过来的,残存着许多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比如传说他们在婚姻里是以女性为决定方,男人为从属。至今还流传着:男人出门三样宝:猎枪,酒壶,画眉鸟。其实,现在的白裤族男人,也很勤劳能干。
一个白裤族老人在编竹筐。他说,他一天能编一只竹筐,卖三十块钱。一个男青年骑着电动车刚从外面回来,他是护林员,趁着巡逻的时候,顺便捡了些柴禾,给家里烤火用。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出外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相聚。村委会的几个年轻村干部,都是曾经在外面打过工,有文化有见识的青年。
村里的女人们从小都练习刺绣,织染。没农活的时候,几个人坐在一起闲聊,手里也不忘记拿着一件绣品。
白裤瑶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我们在村子里转悠时,被一家邀请上去,三杯自酿的玉米酒端过来,不喝就不让走。
安居在偏远崎岖的深山里,土地贫脊,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白裤瑶民族却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而且几千年恪守,他们被誉为东方的印第安人。
多年来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董蒙白裤瑶仍旧坚守着自己的生活,一板一眼,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一个民族。
(文:乔小乔 图:赵树岭 编辑: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