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适逢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对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重渡沟管辖区的新南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村里历经数年精心打造的新南水岸铁路小镇正式亮相,首届端午节民俗文化活动也拉开了序幕!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迄今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每到端午节,民间有挂艾草、吃粽子、赛龙舟、系五色绳……等习俗。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古老的民风民俗,新南村主办了这次民俗文化活动。
不仅有包槲皮粽子、伊河龙舟大赛等传统的习俗,还有浑水摸鱼、文艺演出、旗袍秀等民俗文化活动,开幕式当天,新南村就聚集了近万人前来助兴,有附近村民,还有洛阳郑州等地休闲度假的游客。
这次活动,节目精彩纷呈。
槲包粽子是当地传承多年的端午美食。为了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品尝到这一当地非遗特产,村民提前好几天就到山里采来槲叶,洗刷干净,从头天上午,村里的女人们就聚集在水岸长廊,包下了数千枚槲包粽子。
赛龙舟是端午节传统的娱乐项目。新南村以村组为单位在龙舟上展开了较量。大人在河里划龙舟,孩子们在岸上欢呼雀跃,碧绿的伊河一时热闹非凡。
随着咚咚作响的锣鼓点,选手们奋力划动手中的木桨,加油鼓劲的呐喊声响彻云霄。
戴彩线,是新南村传承千年的端午习俗。古诗里就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句子。它象征着吉祥安康。
几个游客被村民们戴上彩线,一个个兴奋的比戴个金手镯还高兴。
对于这场民俗活动,村民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为了让游客吃到地道的农家饭,十几个做饭的村民,冒着高温,在火塘边一呆就是一天,没一个人叫苦。
包粽子的女人,把从山上采来的槲叶,一片一片的刷,手都磨破了。
蒸馒头的村民,早上五点就得起来忙活。手工馒头,不能用发酵粉,用传统的酵头发酵。也不能用机器,都是手工揉。一天下来,手腕都累肿了。
村里的王延生,是个退休干部,从退休金里拿出一万元捐给村里。
村里的王甲有老人,身有残疾,干不了重活,就包下了村里的卫生。每天从睁开眼就提着笤帚到处打扫。
村里的王红伟,是做工程的老板,放下在建的工程,回到村里,协助村干部筹备活动。开幕式当天,疏散了二千多辆自驾车,一万多人,累得嗓子都哑了。
村里的一位老人,七十多了,家里还有个100多岁的母亲,跑过来说啥都得捐二百块钱给村里。
许多村民说,记忆里,村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比过年还热闹。村民们从内心里把这个节日变成了一种情感寄托,一种传统文化的情结,一种情怀。
从附近村里赶过来的朱师傅,顺便带了些竹编来卖,有筐,有篮。他说,不是为了赚钱,就图个参与。
从栾川县城过来的刘先生,参加了浑水摸鱼,捉了五条一两重的小鱼,高兴的像个孩子。
村里的李长献师傅说,过去一说高兴的事就是唱三天大戏,这次何止是唱三天大戏?连县长都惊动了。还是得感谢扶贫工作队,感谢队长王延辉,给村里带来了铁路小镇的项目。
据悉,26日,不仅延续了头天的节目,还又增加了摩托车表演、旗袍秀等精彩的节目。
这次民俗文化活动,将延续到27号。
新南村距离著名的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AAAA风景区重渡沟仅有十几公里,依山傍水,有浓厚的田园风光,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乡风乡情厚重。
村里青山环绕,绿水潺潺。青如碧的伊河水,悠悠穿村而过,形成一个半月般的弧弯,把村子围绕起来,即便是盛夏,也清凉如秋。
新南水岸铁路小镇是当地政府着力打造的乡村旅游品牌,小镇引进了众多的铁路元素,老铁轨、信号灯、绿皮火车,供许多具有铁路情怀的游人,过来寻觅过去的记忆。
新南水岸是由89家农家客栈构成的特色旅游品牌,依托清澈的伊河,有的雅致,有的质朴,有的以细节见长,有的以别致著称。从和尚印搬迁过来的20户贫困户,如今都在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经营起了农家客栈。
赏伊河风情,看田园风光,吃农家土菜,忆铁路往事,是铁路小镇的规划理念和经营思路。
"端"的本意是"初始",仲夏的开端,盛夏的起始。
新南村铁路小镇,有了这个好的开端,相信她一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采编:乔小乔 摄影:赵树岭 编辑: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