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行 hi,最近想去哪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 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 夏 新 疆 台湾省 香 港 澳 门
站内搜索:

阿佤印象

阿佤印象

文/美丽中国行网 来源/美丽中国行网

我们几乎都是从那首《阿佤人民唱新歌》里认识了阿佤族。
那时的阿佤族其实并没有歌里唱的那样好。1949年的解放,让这个民族从原始部落一跃千年,直接进入到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可阿佤人的物质生活依然贫困。许多家庭就一口铁锅、几件衣服,没有多余的家当。丛林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保障。
但阿佤人在精神上一直是自由散漫的,快乐主宰着他们的生活。毕竟,热带雨林的繁茂植被和自由散漫的农耕生活给了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人生信仰。他们喜欢血腥的祭祀,他们信奉万物皆有灵,他们习惯载歌载舞,他们恣意、狂野,他们赤足、黑脸,几近茹毛饮血,衣不蔽体……这些都成为阿佤人的标志性特点。
解放七十年后的佤族,又是怎样一副生活状态?这次,我们有幸走进佤族聚居地西盟佤族自治县,近距离触摸他们的生活。

【西蒙】



阿佤族的新县城叫西蒙。最近几年才从老县城勐卡镇搬迁过来。西蒙坐落在山水之间,大片的原始丛林四周环绕,每天上午,从阿佤山上漫延下来的云海把半个县城都笼罩在云雾里。

西蒙号称中国生态第一城,整个县城绿树葱茏,街道规规整整,干干净净,随处可见代表阿佤的木鼓,高挂着的象征吉祥的牛头。
县城里最气派的建筑是江三木洛剧院。
江是秤的意思,三木洛是传说中用秤最公平的人,后来,“江三木洛”就成了公平公正公道的代名词。也成了阿佤人最常用的一个词汇。
剧院前的广场上每天都有截歌截舞的阿佤人在这里休闲娱乐。
县城里没有一盏红绿灯,也就不需要交通警,只有在重大活动时,才有几个警察出动,守住几个重要路口,就解决了全县的交通拥堵。县里很少有交通事故,就连刑事案件也少有发生。这里最常态的生活就是休闲。街上的人大都步行,肩挑背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具在这里比比皆是。



西蒙建筑的主要特征就是保持并发扬了阿佤古老的建筑风格,哪怕是高楼大厦,也是尖尖的屋顶,有的像蘑菇,有的方方正正,土墙,草顶。

西蒙县城南侧,就是勐梭龙潭,现在已经开发成风景区。山下是清澈见底的龙潭湖,倒映着西蒙尖顶的建筑。湖里是干净透亮的湖水,周边是葱郁的原始林海,鱼虾丰饶,水草丰茂,从阿佤山流下的泉水,一年四季汩汩而下。湖光山色,水天交融。山上就是龙摩爷圣地,原是阿佤族一处神秘的原始宗教祭祀地,相传它是众神灵的聚集地。“龙摩爷”是佤语发音,“龙”是森林,“摩爷”是水牛头,意为挂牛头的森林圣地。
佤族人信奉万物皆有灵,在他们的思想里,从树木、山川、河流,到人类、牲畜,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有灵魂。特别是牛。他们自古就以牛为神圣的吉祥物和崇拜图腾。
传说,解放前西盟佤族是以人头来祭祀的,把猎来的人头放在人头桩上当做供奉神灵的供品,向神灵祈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解放后,人头祭祀的旧俗被废弃,他们就改用牛头。祭祀后,把牛头保存在“龙摩爷”,渐渐的“龙摩爷”里的牛头越来越多,直到挂满了整个山谷。



走进龙摩爷,大片的原始林海遮天蔽日,在每个树杈上,木桩上,处处都挂满了牛头,这些牛头,经年弥月,风吹日晒,已经改变了原本的色彩,有的发白,有的泛绿,庄严肃穆,数不胜数。阴森森地瞪着一双牛眼。给人一种神秘震撼的视觉冲击。乍一看,像神话故事里的某个场景。据说每到傍晚,这些牛头就放射着荧荧绿光,微风稍动,山谷里传来呜呜咽咽的声响,像人的哭泣,又像牛的悲鸣,让人毛骨悚然。

这就是西蒙!既有最现代的剧院,又有最古老神秘的祭祀!

【山林里神秘的祭祀】

去往马散的路上,看到远处的树林里有缕缕炊烟,路上的行人说,那里正在进行一场祭祀。
是杀牛吗?
不是,是狗。村里有一个年轻人生病了,村里的长辈们在为他驱鬼治病。
我们好奇地寻迹往山林深处走去。这里是一蓬蓬的竹林和乔木,没有路,各种树叶堆积成厚厚的地毯,人在上面走,稍不留意就把半条腿陷了进去。



走了半个钟头,终于找到祭祀现场,就是树林里一片空地。征得他们同意,我们架起相机记录下了整个过程。

生病的是个二十余岁的年岁的年轻人,正提着水桶,往铁锅里倒水。铁锅支在一堆燃起的篝火上。一边的案子上放着一具血淋淋的动物尸体。是狗。剥掉的狗皮扔在地上,两只被拴着的小鸡娃正聚精会神地从树叶里觅食。一个老人拿着狗身上的某个部位,向着山林深处念叨着,摄影师说是公狗的睾丸。其余几个人有的烧火,有的捡柴,有的磨刀。我问年轻人生了什么病?他吱吱唔唔地说腿疼。
完成了祭祀,血淋淋的狗被肢解了数块,小块的穿在树枝上火烤,剩下的几块放进铁锅里煮。锅里放了盐和米。然后一群人围起来兴致勃勃地聊着什么。佤族人长期居住在茂密的深山老林,一支土陶罐或者小铁锅,一把盐,就能支撑起他们日常的生活。
一会儿,铁锅里就冒出缕缕白烟,伴着狗肉的香味。烤着的肉也发出焦糊的醺香。负责祭祀的老人抓起两只鸡对着山林念叨几句,然后解开绳子,把鸡远远地一扔,至此,整个祭祀完成,大家围过来,揭开锅盖,一锅香喷喷的狗肉饭也已成型。每个人从地上找出两根树枝,伸到锅里挑狗肉。生病的年轻人邀请我们一起用餐,想起那堆在案子上血淋淋的狗,我们摇头拒绝了。

【马散】

房车进入一个叫大马散的村子,已经是傍晚,夕阳挂在村西头的树梢上。把村里高低错落的小楼映照得金壁辉煌。村里的马路随山就势,高低有致,我们放飞航拍,想找个相对平坦些的地方泊车。
摄影师忽然大叫了一声:快来看!
从航拍监视器里,看到了整个村子,村子很大,水泥路曲曲折折,像一幅精心勾勒的素描画。我走过无数的乡村城镇,拍过崎岖的十八盘公路,也拍过九曲十八弯,却第一次被一个村里的公路震撼了。这些路并不宽敞,只有一辆车的通行度,从山顶到山脚一路拉扯下来,没规矩没章法,却密如蛛网,把每家每户联结到一起。



旁边一个女子好奇地走过来,我们指给她看:这就是你们村子。多美啊!女子叫娜美。她说:这些路都是国家给修的。我们问:有多少条路啊?娜美说:这乍数得清?公路修到每家的院门口。村里有几百户呢!
娜美指着不远处新盖的二层小楼,说是她家的。小楼外面洋灰抹面,里面水泥浇地。她说这楼花了十一万,国家给了几万补助,其余都是自家这些年的积蓄。
娜美说,如果不是国家补助,她家哪盖得起这样的房子?她和老公在外地打工,女儿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在村里上学。
娜美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家吃饭,她说她家有15亩地,种的玉米。种子、化肥都是国家发的,孩子上学也是免费。她和老公平时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回来。地是公婆在种。正说着,又来了一个女孩,高跟鞋,烫着卷发,叫娜认,原来阿佤族的女孩子第一个字都是娜,男孩子是岩,没有姓,只有名。
听说我来自河南商丘。娜认就喊老乡。她说她两年前嫁到了山东荷泽,离商丘不过百多里路,算半个老乡吧。她是在浙江打工时认识老公的。现在趁过年回来办户口。她一直犹豫。阿佤山好啊,空气好,水好,吃的也习惯。但老公就是不愿意。总觉得她不把户口办过去,有一天会离开他,心里不踏实。村里有许多这样的事。她一个女同学,嫁到广西,生了三个孩子了,现在又跑了回来。就是留恋阿佤山的鸡肉烂饭。娜认也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吃鸡肉烂饭。她说佤族最出名的美食就是鸡肉烂饭,做起来很简单:杀一只鸡,放在火上把毛烧干净,在地上支起铁锅,找些干树枝,舀一锅清水,然后整只鸡丢进锅里,米也放进去,再放些山野间的各种野菜,然后使劲煮。直到鸡和米都烂成糊。山野之味,豪迈之气,全在这一锅鸡肉烂饭里。



夜幕降临,从山头上传来了歌声。热烈、奔放,混合着男声的豪迈和女声的高亢。一个村民告诉我们,村里有一家今天开始盖房子,劳累了一天,大家放松一下。顺便犒劳一下亲友。
她带我们过去看。在一所黑漆的石头房里,一堆燃起的篝火,几十个男男女女手拉着手,端着酒杯,边唱边跳。一个年轻人提着酒壶,不时地给每个人添酒。看我们进来,年轻人从地上拿起杯子递过来,满满地斟了酒。我不肯喝,却被硬塞进手里,又被硬拉进他们的圈子里,不由地就随着他们转起来。这些舞蹈动作虽简单,跳起来却很吃力,每一步都张扬着佤族人浓烈的生命力量。一圈下来就汗湿了全身,这分明更累,怎么能是放松呢?

这场歌舞已经持续到夜里一点,大家越来越精神。我们却熬不住了,再三告辞才被放了出来,两个摄影师已经大醉。回到房车里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和泥的挑水的砌墙的,工地上早就热火朝天了,我问他们昨晚跳到几点。领唱的中年男人说大约三点吧,平时要跳到天亮的。



在马散的永俄寨,我们走进一所叫做革弄坞农庄的四层小洋楼。主人叫娜能。她邀我们坐下,切了一盘新摘下的青芒果拌上辣椒粉给我们吃,我疑惑着迟迟不敢动筷子。娜能说:真的好吃。同行的摄影师尝了一下,被辣得吧嗒着嘴,却忍不住又夹了一块塞进嘴里。我受不住诱惑,也夹了一小块。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芒果。

娜能告诉我们,她的永俄寨革弄坞农庄,15年开始起步,盖房子时国家给了大力的扶持,经营得越来越好,现在能接受20多人住宿,承接一百多人吃饭。旺季时还可以扩大规模。村里57户,每家都能给她腾出两间房。四月底,县里要举办第四届野果节,就在她们村边的山上。那时山上的野果都熟了,各种野果随便摘。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涌过来,她的农庄每天都是满员。她说阿佤族还有一个隆重的节日叫木鼓节,那时更热闹了。也是四月份。传说木鼓是佤族人民与神对话的神器,“拉木鼓”是佤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整个村里人都要参与其中。在外打工的经商的,都要千里迢迢赶回来参加。
马散紧挨着中缅边境。180号界碑就耸立在一个村组的农田里。对面还立着一个缅甸的界碑。双方都用铁丝网圈着,周边种着水稻、玉米和香蕉,对面的缅甸也大同小异。我站在界碑这侧,望着对面,缅甸的房子和这里的差不多。有高楼有平房。连庄稼也一样的长势。却没看到农田里有干活的农人。中缅关系一直交好,边境的老百姓安居乐业,谁也不用防着谁,大家都过着一样的日子。听说村里有一个人还娶了缅甸女人,我们找到他时,他正在切草喂鸡。他养了二十多只鸡,几只羊和猪。



他是从内地过来的汉族人,姓吕。吕师傅是因为和兄弟吵嘴,一气之下跑到这边境之地。花两千块钱买了一处宅基地,盖了两间房,又由村里热心人帮着娶了一个缅甸女人,现在生了三个孩子。靠养鸡养猪谋生。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今天缅甸女人去了地里割草,没有见到。
在马散镇,扶贫的第一书记何书记告诉我们,马散有1731人,11个村组,路面硬化到每家每户,国家对阿佤人扶持力度很大。不仅给每个村修了路,通到家家户户,还对口补助,按户补贴,盖房的补,生病的补,上学的补,做农家乐的也补。种玉米,补助种子肥料,种茶,传授技术,帮村里大力发展农副业。这3、4年变化太快,现在村里基本脱贫。
想到我们的房车里拉了一车热心人捐赠的衣服,我试了几试,也没好意思开口提到这事。心里却有点小小的羡慕。
按照我们的计划,下一站是往沧源,探寻另一个阿佤自治县。如果再回到勐卡,得绕二百多公里。乡里干事小陈说,从中课镇过去有一条路可以到沧源。面对着周边这高耸的群山、茂密的丛林,我们心有余悸,让一辆越野车去探路,反馈回来的消息是,都是烂泥巴路。车子好几次玩漂移,如果是房车后果不敢想象。根本没路。于是,我们又返回勐卡镇,决定放弃沧源。现在的阿佤,已经和我们心目中那个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的阿佤相去太远,窥一斑而见全貌,去不去沧源,真的没什么意义了。



哎!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

今天的阿佤人,再唱起这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一定有更丰富的内容和含义。


撰稿:乔小乔

摄影:赵树岭
编辑:李静
审核:秋水

文化中国

首页 > 文化中国 > 正文

阿佤印象

作者:美丽中国行网 来源:美丽中国行网 发布时间:2022-04-22 08:57:45

我们几乎都是从那首《阿佤人民唱新歌》里认识了阿佤族。
那时的阿佤族其实并没有歌里唱的那样好。1949年的解放,让这个民族从原始部落一跃千年,直接进入到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可阿佤人的物质生活依然贫困。许多家庭就一口铁锅、几件衣服,没有多余的家当。丛林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保障。
但阿佤人在精神上一直是自由散漫的,快乐主宰着他们的生活。毕竟,热带雨林的繁茂植被和自由散漫的农耕生活给了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人生信仰。他们喜欢血腥的祭祀,他们信奉万物皆有灵,他们习惯载歌载舞,他们恣意、狂野,他们赤足、黑脸,几近茹毛饮血,衣不蔽体……这些都成为阿佤人的标志性特点。
解放七十年后的佤族,又是怎样一副生活状态?这次,我们有幸走进佤族聚居地西盟佤族自治县,近距离触摸他们的生活。

【西蒙】



阿佤族的新县城叫西蒙。最近几年才从老县城勐卡镇搬迁过来。西蒙坐落在山水之间,大片的原始丛林四周环绕,每天上午,从阿佤山上漫延下来的云海把半个县城都笼罩在云雾里。

西蒙号称中国生态第一城,整个县城绿树葱茏,街道规规整整,干干净净,随处可见代表阿佤的木鼓,高挂着的象征吉祥的牛头。
县城里最气派的建筑是江三木洛剧院。
江是秤的意思,三木洛是传说中用秤最公平的人,后来,“江三木洛”就成了公平公正公道的代名词。也成了阿佤人最常用的一个词汇。
剧院前的广场上每天都有截歌截舞的阿佤人在这里休闲娱乐。
县城里没有一盏红绿灯,也就不需要交通警,只有在重大活动时,才有几个警察出动,守住几个重要路口,就解决了全县的交通拥堵。县里很少有交通事故,就连刑事案件也少有发生。这里最常态的生活就是休闲。街上的人大都步行,肩挑背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具在这里比比皆是。



西蒙建筑的主要特征就是保持并发扬了阿佤古老的建筑风格,哪怕是高楼大厦,也是尖尖的屋顶,有的像蘑菇,有的方方正正,土墙,草顶。

西蒙县城南侧,就是勐梭龙潭,现在已经开发成风景区。山下是清澈见底的龙潭湖,倒映着西蒙尖顶的建筑。湖里是干净透亮的湖水,周边是葱郁的原始林海,鱼虾丰饶,水草丰茂,从阿佤山流下的泉水,一年四季汩汩而下。湖光山色,水天交融。山上就是龙摩爷圣地,原是阿佤族一处神秘的原始宗教祭祀地,相传它是众神灵的聚集地。“龙摩爷”是佤语发音,“龙”是森林,“摩爷”是水牛头,意为挂牛头的森林圣地。
佤族人信奉万物皆有灵,在他们的思想里,从树木、山川、河流,到人类、牲畜,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有灵魂。特别是牛。他们自古就以牛为神圣的吉祥物和崇拜图腾。
传说,解放前西盟佤族是以人头来祭祀的,把猎来的人头放在人头桩上当做供奉神灵的供品,向神灵祈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解放后,人头祭祀的旧俗被废弃,他们就改用牛头。祭祀后,把牛头保存在“龙摩爷”,渐渐的“龙摩爷”里的牛头越来越多,直到挂满了整个山谷。



走进龙摩爷,大片的原始林海遮天蔽日,在每个树杈上,木桩上,处处都挂满了牛头,这些牛头,经年弥月,风吹日晒,已经改变了原本的色彩,有的发白,有的泛绿,庄严肃穆,数不胜数。阴森森地瞪着一双牛眼。给人一种神秘震撼的视觉冲击。乍一看,像神话故事里的某个场景。据说每到傍晚,这些牛头就放射着荧荧绿光,微风稍动,山谷里传来呜呜咽咽的声响,像人的哭泣,又像牛的悲鸣,让人毛骨悚然。

这就是西蒙!既有最现代的剧院,又有最古老神秘的祭祀!

【山林里神秘的祭祀】

去往马散的路上,看到远处的树林里有缕缕炊烟,路上的行人说,那里正在进行一场祭祀。
是杀牛吗?
不是,是狗。村里有一个年轻人生病了,村里的长辈们在为他驱鬼治病。
我们好奇地寻迹往山林深处走去。这里是一蓬蓬的竹林和乔木,没有路,各种树叶堆积成厚厚的地毯,人在上面走,稍不留意就把半条腿陷了进去。



走了半个钟头,终于找到祭祀现场,就是树林里一片空地。征得他们同意,我们架起相机记录下了整个过程。

生病的是个二十余岁的年岁的年轻人,正提着水桶,往铁锅里倒水。铁锅支在一堆燃起的篝火上。一边的案子上放着一具血淋淋的动物尸体。是狗。剥掉的狗皮扔在地上,两只被拴着的小鸡娃正聚精会神地从树叶里觅食。一个老人拿着狗身上的某个部位,向着山林深处念叨着,摄影师说是公狗的睾丸。其余几个人有的烧火,有的捡柴,有的磨刀。我问年轻人生了什么病?他吱吱唔唔地说腿疼。
完成了祭祀,血淋淋的狗被肢解了数块,小块的穿在树枝上火烤,剩下的几块放进铁锅里煮。锅里放了盐和米。然后一群人围起来兴致勃勃地聊着什么。佤族人长期居住在茂密的深山老林,一支土陶罐或者小铁锅,一把盐,就能支撑起他们日常的生活。
一会儿,铁锅里就冒出缕缕白烟,伴着狗肉的香味。烤着的肉也发出焦糊的醺香。负责祭祀的老人抓起两只鸡对着山林念叨几句,然后解开绳子,把鸡远远地一扔,至此,整个祭祀完成,大家围过来,揭开锅盖,一锅香喷喷的狗肉饭也已成型。每个人从地上找出两根树枝,伸到锅里挑狗肉。生病的年轻人邀请我们一起用餐,想起那堆在案子上血淋淋的狗,我们摇头拒绝了。

【马散】

房车进入一个叫大马散的村子,已经是傍晚,夕阳挂在村西头的树梢上。把村里高低错落的小楼映照得金壁辉煌。村里的马路随山就势,高低有致,我们放飞航拍,想找个相对平坦些的地方泊车。
摄影师忽然大叫了一声:快来看!
从航拍监视器里,看到了整个村子,村子很大,水泥路曲曲折折,像一幅精心勾勒的素描画。我走过无数的乡村城镇,拍过崎岖的十八盘公路,也拍过九曲十八弯,却第一次被一个村里的公路震撼了。这些路并不宽敞,只有一辆车的通行度,从山顶到山脚一路拉扯下来,没规矩没章法,却密如蛛网,把每家每户联结到一起。



旁边一个女子好奇地走过来,我们指给她看:这就是你们村子。多美啊!女子叫娜美。她说:这些路都是国家给修的。我们问:有多少条路啊?娜美说:这乍数得清?公路修到每家的院门口。村里有几百户呢!
娜美指着不远处新盖的二层小楼,说是她家的。小楼外面洋灰抹面,里面水泥浇地。她说这楼花了十一万,国家给了几万补助,其余都是自家这些年的积蓄。
娜美说,如果不是国家补助,她家哪盖得起这样的房子?她和老公在外地打工,女儿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在村里上学。
娜美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家吃饭,她说她家有15亩地,种的玉米。种子、化肥都是国家发的,孩子上学也是免费。她和老公平时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回来。地是公婆在种。正说着,又来了一个女孩,高跟鞋,烫着卷发,叫娜认,原来阿佤族的女孩子第一个字都是娜,男孩子是岩,没有姓,只有名。
听说我来自河南商丘。娜认就喊老乡。她说她两年前嫁到了山东荷泽,离商丘不过百多里路,算半个老乡吧。她是在浙江打工时认识老公的。现在趁过年回来办户口。她一直犹豫。阿佤山好啊,空气好,水好,吃的也习惯。但老公就是不愿意。总觉得她不把户口办过去,有一天会离开他,心里不踏实。村里有许多这样的事。她一个女同学,嫁到广西,生了三个孩子了,现在又跑了回来。就是留恋阿佤山的鸡肉烂饭。娜认也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吃鸡肉烂饭。她说佤族最出名的美食就是鸡肉烂饭,做起来很简单:杀一只鸡,放在火上把毛烧干净,在地上支起铁锅,找些干树枝,舀一锅清水,然后整只鸡丢进锅里,米也放进去,再放些山野间的各种野菜,然后使劲煮。直到鸡和米都烂成糊。山野之味,豪迈之气,全在这一锅鸡肉烂饭里。



夜幕降临,从山头上传来了歌声。热烈、奔放,混合着男声的豪迈和女声的高亢。一个村民告诉我们,村里有一家今天开始盖房子,劳累了一天,大家放松一下。顺便犒劳一下亲友。
她带我们过去看。在一所黑漆的石头房里,一堆燃起的篝火,几十个男男女女手拉着手,端着酒杯,边唱边跳。一个年轻人提着酒壶,不时地给每个人添酒。看我们进来,年轻人从地上拿起杯子递过来,满满地斟了酒。我不肯喝,却被硬塞进手里,又被硬拉进他们的圈子里,不由地就随着他们转起来。这些舞蹈动作虽简单,跳起来却很吃力,每一步都张扬着佤族人浓烈的生命力量。一圈下来就汗湿了全身,这分明更累,怎么能是放松呢?

这场歌舞已经持续到夜里一点,大家越来越精神。我们却熬不住了,再三告辞才被放了出来,两个摄影师已经大醉。回到房车里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和泥的挑水的砌墙的,工地上早就热火朝天了,我问他们昨晚跳到几点。领唱的中年男人说大约三点吧,平时要跳到天亮的。



在马散的永俄寨,我们走进一所叫做革弄坞农庄的四层小洋楼。主人叫娜能。她邀我们坐下,切了一盘新摘下的青芒果拌上辣椒粉给我们吃,我疑惑着迟迟不敢动筷子。娜能说:真的好吃。同行的摄影师尝了一下,被辣得吧嗒着嘴,却忍不住又夹了一块塞进嘴里。我受不住诱惑,也夹了一小块。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芒果。

娜能告诉我们,她的永俄寨革弄坞农庄,15年开始起步,盖房子时国家给了大力的扶持,经营得越来越好,现在能接受20多人住宿,承接一百多人吃饭。旺季时还可以扩大规模。村里57户,每家都能给她腾出两间房。四月底,县里要举办第四届野果节,就在她们村边的山上。那时山上的野果都熟了,各种野果随便摘。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涌过来,她的农庄每天都是满员。她说阿佤族还有一个隆重的节日叫木鼓节,那时更热闹了。也是四月份。传说木鼓是佤族人民与神对话的神器,“拉木鼓”是佤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整个村里人都要参与其中。在外打工的经商的,都要千里迢迢赶回来参加。
马散紧挨着中缅边境。180号界碑就耸立在一个村组的农田里。对面还立着一个缅甸的界碑。双方都用铁丝网圈着,周边种着水稻、玉米和香蕉,对面的缅甸也大同小异。我站在界碑这侧,望着对面,缅甸的房子和这里的差不多。有高楼有平房。连庄稼也一样的长势。却没看到农田里有干活的农人。中缅关系一直交好,边境的老百姓安居乐业,谁也不用防着谁,大家都过着一样的日子。听说村里有一个人还娶了缅甸女人,我们找到他时,他正在切草喂鸡。他养了二十多只鸡,几只羊和猪。



他是从内地过来的汉族人,姓吕。吕师傅是因为和兄弟吵嘴,一气之下跑到这边境之地。花两千块钱买了一处宅基地,盖了两间房,又由村里热心人帮着娶了一个缅甸女人,现在生了三个孩子。靠养鸡养猪谋生。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今天缅甸女人去了地里割草,没有见到。
在马散镇,扶贫的第一书记何书记告诉我们,马散有1731人,11个村组,路面硬化到每家每户,国家对阿佤人扶持力度很大。不仅给每个村修了路,通到家家户户,还对口补助,按户补贴,盖房的补,生病的补,上学的补,做农家乐的也补。种玉米,补助种子肥料,种茶,传授技术,帮村里大力发展农副业。这3、4年变化太快,现在村里基本脱贫。
想到我们的房车里拉了一车热心人捐赠的衣服,我试了几试,也没好意思开口提到这事。心里却有点小小的羡慕。
按照我们的计划,下一站是往沧源,探寻另一个阿佤自治县。如果再回到勐卡,得绕二百多公里。乡里干事小陈说,从中课镇过去有一条路可以到沧源。面对着周边这高耸的群山、茂密的丛林,我们心有余悸,让一辆越野车去探路,反馈回来的消息是,都是烂泥巴路。车子好几次玩漂移,如果是房车后果不敢想象。根本没路。于是,我们又返回勐卡镇,决定放弃沧源。现在的阿佤,已经和我们心目中那个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的阿佤相去太远,窥一斑而见全貌,去不去沧源,真的没什么意义了。



哎!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

今天的阿佤人,再唱起这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一定有更丰富的内容和含义。


撰稿:乔小乔

摄影:赵树岭
编辑:李静
审核:秋水

0
精选推荐
游记攻略
  • image1

    新闻资讯右侧顶部多图轮播-1

  • image1

    新闻资讯右侧顶部多图轮播-2

  • image1

    新闻资讯右侧顶部多图轮播-3

  • image1

    新闻资讯右侧顶部多图轮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