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宋陵的麦子成熟了!这是美丽中国行网摄影师刘增利从麦收前线发来的图片报道。







宋陵即北宋皇陵,地处郑州、洛阳之间的巩义市,南有嵩山,北有黄河;是北宋(960-1127年)皇帝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寝。
宋陵共有300余座陵墓,占地面积约156平方千米,所存700多件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陵墓群涵盖了北宋除徽钦二宗之外的其余七帝,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统称"七帝八陵"。
围绕八座帝陵有皇后陵、皇室宗亲墓、名将勋臣墓300余座。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现地上所存700多件精美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如寇准、包拯等大臣的陵墓也在其中。开创了几种设置陵区的先河,体现了尊卑有序、等级森严的皇家秩序,形成了理论严谨、独具特征的皇家丧葬文化。占地30余平方公里,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
1982年,宋陵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陵还是"十一五"期间国家100处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之一。
陵区内石刻很多,总数约在千件以上。帝陵神道两旁石刻一般有23对,由南向北为望柱1对、驯象人1宋陵石刻艺术对、瑞禽1对、角端1对、仗马1对、控马官4对、虎2对、羊2对、客使3对、武将2对、文臣2对、门狮1对、武士1对。上宫四周其他神门外亦有门狮1对,门内有宫人1对。一些下宫的门外亦有门狮1对。后陵的石刻数量较少。宋陵石刻摆脱了传统的神秘色彩,着重反映了当时的世俗生活风貌,具有形神兼备的高超艺术造诣。
供稿:刘增利